各界新闻网讯 (记者 何欣润 实习记者 陈雪)朱世东,男,中共党员。2016年4月,朱世东被派驻甘谷驿镇担任棚户区改造工作组长,2018年3月,被派驻甘谷驿镇西镇村担任第一书记。西镇村是甘谷驿镇政府所在地,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,492户,1530人,是甘谷驿镇人口最多、面积最大的村庄,也是村情最为复杂的村庄。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红薯种植、棚栽和劳务输出为主。任职后,他主动扛起带领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、产业发展和棚户区改造的责任与担当。从机关到田间地头,主动作为,心系群众解民忧,筹措资金办实事。
问需于民,筹措资金办实事,做群众的“小棉袄”。
为了尽快掌握村情,朱世东白天入户走访农户、晚上整理归纳材料,把西镇村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改善时刻放在心上、抓在手上,把脉“穷根”对症“下药”,因户施策,逐一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。全村2018年在册贫困户有11户26人,党员43人,其中女党员8人,耕地面积3665亩。贫困户王起龙,妻子患有先天性肌无力疾病;贫困户朱聿武,本人和儿子均为残疾人,无劳动能力…半年时间里,朱书记不光对村上的基本情况“一口清”,帮扶措施更是“一找准”。为了让王起龙有稳定经济来源,他积极协调落实政策和资金,帮助其修建温室大棚,落实易地移民搬迁政策更让老王有了新房;在走访中他发现朱聿武家大棚墙体多处裂缝塌陷,塑料膜破损严重,由于经济困难多年未进行过维修,他多处协调资金,并雇佣工队对其大棚进行彻底翻修......件件小事的落实,也渐渐让看”热闹”的村民逐渐对这个机关干部有了新认识——找他或许能成事。
问计于民,心系群众解民忧,做群众的“自己人”。
“说问题,讲对策,别来“打酱油”,这是朱世东开会前最常说的一句话。由于西镇村90%属于古镇文化旅游项目拆迁范围,村情复杂,不是在接访,就是在接访的路上,然而多年来村上一直没有固定活动阵地,用支部书记的话说:原来群众办事、村干部开会全到我家里,一天人不断,有时人太多婆姨饭都做不成。”为方便群众来访,他积极协调,利用原镇政府4间空闲房屋,成立了临时党员活动阵地,充分调动村干部、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,以身作则落实“群众动口,干部跑腿”的良好工作作风。与农为师,与农为友,问计问需于民,不断在细小工作落实中获得群众信任。为节省村上党员在阅读党员小书包、网上学习等“意外”费用,他在村党支部安装了WIFI设备;为给群众代办事情、危窑重建申报、领取救助金等,他“私车公用”为民跑腿;为协调资金,他“死皮赖脸”,向“娘家人”要钱要物;在推动棚户区改造中,他“红脸、黑脸”一起唱,公平公正,措施得当。
每当问起朱世东驻村以来最大的成就是啥,他说,“没啥大成就,就是之前村上都叫我朱科长、朱书记,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叫我世东,我喜欢这个称呼。”
心系群众,一心为民,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,在甘谷驿镇各个村组,第一书记们肩负起脱贫致富、发展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责任重担,任劳任怨,在践行着自己光荣的使命。
编辑: 王军
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网只是转载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、稿酬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电话:029-63903870